EN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rwrs@tsinghua.edu.cn



人文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概况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现设哲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在站博士后近40人。

负责人:马银琴

联系人:柴鸥立

地 址:清华大学人文楼(210室)党委人事办公室

邮 编:100084

电 话:010-62794029

Email:rwrs@tsinghua.edu.cn



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清华大学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03年经有关部门批准建立。哲学系主要招收伦理学、外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方向的博士后。

招收方向及主要专家

1、马克思主义哲学 韩立新、唐少杰、夏莹、陈浩

2、中国哲学 陈来、丁四新

3、外国哲学 黄裕生、宋继杰、唐浩、蒋运鹏

4、伦理学 万俊人、卢风、唐文明

5、逻辑学 王路、刘奋荣

6、美学 肖鹰、刘东

7、宗教学 田薇、圣凯、朱东华

负责人:唐文明

联系人:赵胜男

地 址:清华大学人文楼201室

邮 编:100084

电 话:010-62782777

传 真:010-62782777

Email: zhe@tsinghua.edu.cn



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07年经有关部门批准建立,并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流动站涵盖“历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等二级学科。流动站以历史学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为主要依托,部分研究领域与文学、哲学、美术、科技等学科相交叉。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历史学家,包括专任教授1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兼任教授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

专业研究方向及主要专家

1、历史文献与古史研究 李学勤、彭林、廖名春、赵平安

2、中国古代史 张国刚

3、中国近现代史 张勇、陈争平

4、专门史 秦晖、汪晖、王晓毅

5、世界史 刘北成、张绪山

负责人:侯旭东

联系人:周永东

地 址:清华大学人文楼420室

邮 编:100084

电 话:010-62785745

传 真:010-62785745

Email: lsxbgs@oamail.tsinghua.edu.cn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始建于2007年。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全面地继承了上个世纪原清华中 文系的传统,又体现出当代的学术特色。本学科于2006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现有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等二级学科招收博士生。

本学科现有教授14人,副教授7人,讲师2人。近五年来获国家级奖励3次,部(省)级奖励17次,在国内公开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280篇,在国外公开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7篇,被SCI、EI、ISTP收录论文82篇,出版专著35部,获得发明专利合计2项。该学科学术成果厚重,新近出版的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全四册,三联书店)、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全六册,中华书局)等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处于前沿。先后有解志熙、汪晖、江铭虎三人获得清华大学学术最高奖项“学术新人奖”。2005年,清华中文学科和历史、哲学学科联合建立“中华文明与文化创新基地”。

本学科学术队伍结构合理,覆盖的专业门类较为齐全,学科带头人年富力强,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现有教授、副教授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现有教授、副教授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在文艺学方向,现有教授2人,均为博士生导师。在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方向,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现有教授、副教授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

专业研究方向及主要专家

1、现当代文学 解志熙、汪晖、张玲霞

2、古代文学 谢思炜、刘石、孙明君、傅璇琮

3、文艺学 罗钢、张海明

4、比较文学 王中忱、刘勇

5、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黄国营、江铭虎

6、文字学 张美兰、赵丽明

负责人:沈卫荣

联系人:刘娟

地 址:清华大学人文楼304室

邮 编:100084

电 话:010-62773023

传 真:010-62785736

Email: zwxbgs@mail.tsinghua.edu.cn



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清华大学外文系曾经是中国外国语言文学教学科研的最重要基地之一,曾为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界培养出数十位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自80年代学校恢复文科建设以来,本系是首批发展建设的院系之一。近年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师资队伍和科研成果较国内同行有着明显的优势,在西方文论、比较文学、理论语言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等领域对国内同行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其中西方文论、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在国际上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本学科现有教授27人,副教授51人。多数学术骨干都承担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并在国内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在国际权威A&HCI和SSCI来源刊物上都发表多篇论文。近年来,本学科教授收录国际权威数据库A&HCI或SSCI论文39篇,ISSHP论文4篇,位居全国第一,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在2003-04年以及2007-08年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持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该学科连续两次总体排名第五,其中学术队伍和科研实力排名第三。

本一级学科之下的英语言文学专业尤其具有优势,于2008年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在文学理论、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诸领域,该二级学科已接近国际一流,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也居国内同行之前列,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点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的三位学术带头人(王宁、杨永林和罗选民)早已经在校外的外国语言文学以及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招收了英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专业方向的博士研究生10多批,至今已经培养出30多名博士。他们均在国际学术界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此外,该一级学科分为六个方向,覆盖了主要的外语语种和语言文学学科,已经形成了一支研究方向明确、专业力量雄厚、学术气氛活跃、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经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本学科点已设立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并在长期指导(具有博士学位的)国内外访问学者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本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热忱欢迎有志于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海内外博士毕业生到本站从事研究发展。

专业方向的学术骨干曹莉、陈永国、崔刚、范文芳、封宗信、何宏华、隽雪艳、刘世生、吕中舌、罗选民、王成、王宁、王婉莹、杨永林、杨小璐、余石屹、张文霞近年来也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并在自己的专业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博士生导师队伍比较年轻,平均年龄50岁,而且所有博士生导师均获有博士学位,这在国内同类高校中独此一家。此外,本学科还有一支学术后备力量,生安锋、宋丽丽、王敬慧、尹莉、柏晓静、张萍、吴霞等都是近几年在学术界崛起的学术新秀,他们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负责人:颜海平

联系人:周咏

地 址:清华大学文南楼(213室)人事办公室

邮 编:100084

电 话:010-62772460

Email: zhouyong@mail.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