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清华大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大学之一,收集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文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对任何一个专业的理论研究而言,对其基本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研究都处于基础的地位,这是由学科本身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其次,由于新MEGA(Zweite Marx-Engels-Gesamtausgabe)的出版,为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所谓新MEGA是指1975年以来国际上正在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这一版本不仅包含了以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所未收录的文献,而且还包括了手稿的修改过程等重要信息,是最接近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手稿状态的版本。它的出版,打破了以往手稿信息总是被一部分编辑专家垄断的状况,从而使全世界的研究者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在这个意义上讲,抓住这个新的契机,加大对新MEGA的研究,有可能改变传统的力量对比和研究格局。
研究文献的前提首先是必须拥有文献。2011年,我校终于拥有了一个高水平的马克思恩格斯文献库:“服部文库”(因已故日本东北大学教授服部文男先生捐赠而得名)。它收藏了包括已经出版的新MEGA在内的马克思恩格斯重要文献及其研究资料,其总数高达15,000多册,这在国内高校中是罕见的。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我校过去只能作“无米之炊”的状况,而且在文献条件上也使我校走到了国内的前列。 收集文献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清华大学近年来一直注重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研究,不断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支持力度。2010年,我校获得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新MEGA)研究”以及教育部委托的“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以新MEGA为基础的马克思恩格斯手稿研究”。正如这两个课题的题目所示,它们都属于对新MEGA以及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这一专业领域的研究。 近年来,我校与“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IMES),特别是“日本MEGA编委会”保持着很好的学术交流关系,曾多次在清华大学举办有关新MEGA研究相关的国际会议。此外,我们还参与了新MEGA第I部门第5卷《德意志意识形态》电子版的编辑工作,不仅拥有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手稿照片等宝贵资料,而且也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认同度,具备了与国外研究机构进行进一步合作的基础。目前,日本是国际上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文献水平较高的国家,同时也是国际上编辑新MEGA的大国。由我校教授主持的以介绍日本相关成果的“日本马克思主义译丛”系列已经出版了3本,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12年6月21日,清华大学校务会议批准成立一个校级的“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Center for Marx-Engels Literature Research, Tsinghua University,英文缩写为CMELR),以整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清华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科研力量,在保持我校已有优势的前提下,使我校的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