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马克思恩格斯文献




中心简介


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清华大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大学之一,收集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文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对任何一个专业的理论研究而言,对其基本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研究都处于基础的地位,这是由学科本身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其次,由于新MEGA(Zweite Marx-Engels-Gesamtausgabe)的出版,为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所谓新MEGA是指1975年以来国际上正在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这一版本不仅包含了以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所未收录的文献,而且还包括了手稿的修改过程等重要信息,是最接近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手稿状态的版本。它的出版,打破了以往手稿信息总是被一部分编辑专家垄断的状况,从而使全世界的研究者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在这个意义上讲,抓住这个新的契机,加大对新MEGA的研究,有可能改变传统的力量对比和研究格局。

研究文献的前提首先是必须拥有文献。2011年,我校终于拥有了一个高水平的马克思恩格斯文献库:“服部文库”(因已故日本东北大学教授服部文男先生捐赠而得名)。它收藏了包括已经出版的新MEGA在内的马克思恩格斯重要文献及其研究资料,其总数高达15,000多册,这在国内高校中是罕见的。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我校过去只能作“无米之炊”的状况,而且在文献条件上也使我校走到了国内的前列。

收集文献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清华大学近年来一直注重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研究,不断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支持力度。2010年,我校获得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新MEGA)研究”以及教育部委托的“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以新MEGA为基础的马克思恩格斯手稿研究”。正如这两个课题的题目所示,它们都属于对新MEGA以及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这一专业领域的研究。

近年来,我校与“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IMES),特别是“日本MEGA编委会”保持着很好的学术交流关系,曾多次在清华大学举办有关新MEGA研究相关的国际会议。此外,我们还参与了新MEGA第I部门第5卷《德意志意识形态》电子版的编辑工作,不仅拥有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手稿照片等宝贵资料,而且也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认同度,具备了与国外研究机构进行进一步合作的基础。目前,日本是国际上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文献水平较高的国家,同时也是国际上编辑新MEGA的大国。由我校教授主持的以介绍日本相关成果的“日本马克思主义译丛”系列已经出版了3本,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12年6月21日,清华大学校务会议批准成立一个校级的“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Center for Marx-Engels Literature Research, Tsinghua University,英文缩写为CMELR),以整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清华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科研力量,在保持我校已有优势的前提下,使我校的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更上一层楼。


主要工作


一.收集马克思恩格斯文献资料,对新MEGA进行文献学研究。


1. 收集马克思恩格斯文献资料。新MEGA目前已经出版60卷,还有54卷有待于出版。设在人文社科图书馆的“服部文库”目前已经收藏了已出版的新MEGA等著作和重要的研究资料。在今后,本中心将进一步协助人文社科图书馆收集新MEGA以及相应的研究资料,包括购买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的图片版和影印版等。

2. 从事对新MEGA的文献学研究。新MEGA的编辑工作和在这个基础上的文献学研究是当下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领域。本研究中心将通过与“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IMES)以及“日本MEGA编委会”的合作,完成一部分新MEGA的编辑工作;以此为依托,完成“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新MEGA)研究”这一课题。目前这一工作也已经展开,本中心的教授参加了新MEGA I/5《德意志意识形态》卷《费尔巴哈》章电子版的编辑工作;拟聘任到中心工作的外国专家作为编辑负责人完成了2卷新MEGA(II/12,II/13)的编辑工作,目前正在从事MEGA IV/14(1857-1858年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笔记)卷的编辑工作。

3. 建立“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的数字平台”。考虑到未来电子媒体的影响力,中心将与图书馆合作,建立一个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的数字平台”,有步骤地向全世界公布本中心所拥有的珍贵文献和工作成果。目前计划,(1)将新MEGA I/5《德意志意识形态》卷《费尔巴哈》章的电子版在这一网络平台上予以公布。(2)与日本MEGA编委会和日本东北大学合作,陆续拟将其他一些重要文献,譬如“马克思本人的《哲学的贫困》自家用本”、马克思本人修改过的法文版《资本论》等也在这一数字平台上予以公布。

总之,本中心的目标是争取将马克思恩格斯文献库(“服部文库”)建成我国高校中最好的马克思恩格斯文献库和新MEGA的研究中心。

二.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进行文本解读,出版《解读马克思》丛书。

本中心将根据新MEGA等研究资料,对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进行系统解读,力争用20年时间出版一套涵盖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著作的《解读马克思》(预计共12卷)系列,以面向中国现实而忠实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本身的文献解读,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目前,这一工作已经展开。2010年本中心的教授已经组织了一个由6名成员组成的专家团队,依托教育部委托的“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以新MEGA为基础的马克思恩格斯手稿研究”正在对1837-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著作进行文本解读,目前已经有第一批4本著作列入了这一系列,计划在2013年出版部分成果。以此为起点,以后陆续将1846年以后的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也纳入到这一系列。


三.将国外,特别是日本一流的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研究著作介绍到中国来,出版“日本马克思主义译丛”。

目前“日本马克思主义译丛”已经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3本,原计划中的另外两本也将在近期出版。此外本中心还编译了《国外学者〈日本学者卷〉论马克思主义》一书,也将在近期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中心成立以后,将持续这一工作,争取将本中心建成我国“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要阵地。

从上述研究计划来看,本中心的工作绝非是由单一学科的一两名学者所能完成的,而必须是由跨学科的众多学者长期合作、共同完成的;而且,由于这些工作大多属于基础理论研究,研究周期长,需要坐冷板凳。因此,为了能使本中心的工作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不仅需要本中心自身努力,加强团队建设,培养后备人才以外,还依赖于清华大学和国内外学术界同仁的大力支持。


中心负责人


管委会主任:邓 卫 教授(清华大学 党委副书记)

副主任:万俊人 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院长)

李 强 教授(清华大学社科学院 院长)

高 暄 教授(清华大学图书馆 副馆长)

艾四林 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常务副院长)

学术委员会主任:

副主任:大村泉(Omura Izumi)教授(“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IMES)委员)

中心主任:韩立新 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副主任:孟 捷 教授(政治经济学)(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

王峰明 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