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7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邀请著名道家学者、北京大学人文讲习教授陈鼓应先生在新斋324会议室主讲清华国学讲坛第八讲——道家的人文精神。清华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主持讲坛,我院哲学系曹峰教授作点评。
演讲中,陈鼓应先生打破传统上多认为儒家讲人文,道家重自然,儒家与道家二者相对立的成见,指出道家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儒家是互补的,并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谈了他是怎样感悟到儒道的这种互补关系的。他幽默地说,儒家和道家是“人民内部矛盾”,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陈鼓应先生认为道家的人文主义精神重视个性,尊重差别,提倡柔顺慈简,注重自由平等,反对干涉主宰和自我中心主义,这种精神不仅是我们个人修身处世的大智慧,也是我们借以反思当今世界文明冲突的重要文化资源。陈鼓应先生还区分了老子和庄子人文主义精神的不同。

陈鼓应先生近年来致力于挖掘、发扬道家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他的讲演,淡定从容,娓娓道来,充满风趣,讲到动情处会时不时“跑题”,穿插自己生活经历的一些小故事,谈自己人生感悟,让同学们如坐春风,感受到道家人文主义精神的率真、自在和逍遥。
曹峰教授在点评中认为,陈鼓应先生扎实的文献功底、中西兼通的文化视野和对道家生命情怀的深沉感悟,是他在学术上能够成就斐然的重要因素;陈鼓应先生对道家人文主义精神的发明,确实刷新了我们对道家的传统认识。
来自校内外的60余名师生听取了讲座。最后,陈先生对同学们的提问一一作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