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4日下午在明斋241室,西班牙国家研究理事会公共物品与政治研究所的研究员寇伊恩•仲可(Koen Jonker)博士,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博士候选人约翰•威廉•麦登兆普(John William Medendorp)做客清华大学科学社会学与政策学第76期沙龙,就中国的归国科学家问题展开对话。我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讲师王程韡博士主持了此次活动。来自我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我校公共管理学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等校内外大约20位学者参加活动。
在讲座中,麦登兆普介绍了他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在中国进行实地调研的成果。仲可则主要结合其2010年出版的著作《移民、流动性和中国科学研究系统》(Migration, mobility and the Chinese scientific research system)以及近期在阿根廷展开类似调研,对归国科学家是倾向于与本土科学家还是原有的社会网络进行合作进行了比较。两位学者指出,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示,归国以后的融入的确面临了许多问题;而且若有更好的科研环境和生活条件,也不排除移民到其他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两位学者认为,职业发展考量以及家庭因素在吸引海外科学家回到中国的决策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主题报告以后,与会人员针对研究归国科学家中所采用的质性和量性研究方法的平衡问题,特别是研究对象的选取以及通过访谈进行资料收集时的自我陈述(self-reporting)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