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0日下午,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所研究员彭小妍博士到访外文系,在三教3301教室作题为 “何谓‘人生观’―― 欧亚后启蒙话语”的学术报告。外文系罗选民教授主持报告会。校内外师生40余人听取报告。

彭小妍从“人生观”一词的缘起与译介谈起,将德、法、日、中各国有关“人生观”一词的论述加以联系,以小见大,阐述了后启蒙话语在欧亚各国的相同之处。她以欧亚四国同时代的哲学家倭伊铿、柏格森、西田几多郎和张君劢之间的联系为例,对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互通性进行充分论证。在此基础之上,彭小妍博士指出了跨文化现象的必然性,即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个人或现象必定与他者产生联系与互动,不可能孤立存在。
此次讲座是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系列学术讲座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