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8日下午,应我院副院长、外文系系主任刘世生教授邀请,台湾大学外文系原主任廖咸浩教授到访外文系,在文南楼116会议室作题为“我为什么没有爱上林志玲?《无间道》、《骇客任务》及《色戒》中的后现代状况之后”的学术讲座,80多位我校师生听取了讲座。
廖咸浩首先从与林志玲的一面之缘谈起,认为很难从一个人的外貌举止来了解其内心充实、空洞与否。借着这个话题,廖咸浩从“真与假”、“自由”和“爱”三个方面分析电影《无间道》、《骇客任务》及《色戒》。
廖咸浩认为,从中世纪开始实施一夫一妻制开始,人们才开始对浪漫爱情有了普遍渴望。对浪漫爱情的渴望本身反应出人类对自由的追求,而追求自由的过程必然涉及到决定和选择。人类追求的过程就是满足某种欲望的过程,但是人类的欲望却是复制别人的欲望,也即欲望他者的欲望。这就涉及到真与假的问题。如果欲望是他者的欲望,那么欲望就是假的;但是欲望反应在个人身上,又是真的。在真与假之间,就是所谓的无间地狱。《无间道》中的卧底与反卧底,渴望当警察的真与为了当警察去当卧底的假所反映的生活就是无间的地狱。
廖咸浩接着就《骇客帝国》谈到选择的必要性。尼奥从电影一开始就面临选择是否要接受任务,在电影最后一刻又面临是选择拯救他的女朋友还是选择拯救整个人类。廖教授借用拉康的话说:“真正的选择是非理性的选择,也就是选择对自己有伤害的东西或事情”。但是在后现代状况中,选择的多样化就像超级市场,选择已然成为某种以金钱填补精神的行为。
而谈到《色戒》,廖咸浩认为这部电影其实反映的是“统治与爱”的主题。这个主题通过男人与女人、欲望与要求、色与爱来表现。
整个讲座旁征博引,跌宕起伏,受到在场师生的热烈欢迎。讲座在刘世生精辟而全面的总结发言中落下了帷幕。
这次成功的讲座达到了既促进两岸学术沟通与交流,又增进两岸学者及师生之间深情厚谊的理想效果。
主讲人简介:廖咸浩,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美国史丹福大学文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曾任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客座副教授,《中外文学》月刊社长兼发行人,Studies i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及《英美文学评论》总编辑,台大外文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长,中华民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长,台北市文化局局长,现任台大外文系教授兼台湾大学主任秘书。研究范围包括:文学理论与文化理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与文化产业政策、中西比较诗学、英美现代诗、后现代小说、红楼梦、电影诗学、台湾现代文学等。着有评论集《爱与解构》(联合文学)、《美丽新世纪》(印刻),散文集《迷蝶》(印刻),编有《八十四年度小说选》(尔雅),译有《魔术师的指环》(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