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1日晚,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讲座教授及学部主任苏基朗做客清华经济史论坛,在新斋104会议室以“从闽南历史看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繁荣”为题做了一场精彩学术演讲,介绍其名著《刺桐梦华录——近世前期闽南市场经济史(946-1368)》一书的主要内容。该书英文版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中译本由龙登高主编的“社会经济史译丛”最近推出,本次活动同时也是作为该书的纯学术首发式。
苏基朗首先介绍了《刺桐梦华录》一书的研究对象——福建泉州的概况和今昔对比,并从外贸、税收、人口、工农业生产、商业组织、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描绘了宋元时期福建泉州的繁荣景象,阐释了该书的主题。然后他从经济地理空间和经济制度变迁两个角度探讨了当时泉州具有如此繁荣的经济表现的背后原因。他提出了“海洋中国”的概念,以区别于具有大陆文化特征的传统农业中国的形象,将泉州在宋元时期所具有的独特经济特征和地缘人文环境归结为海上外贸、外来文化以及外来民族的影响。此外,他又从“多元化繁荣”与“垄断性繁荣”、“可持续/整合/广惠的繁荣”与“短暂/分化/特权主义的繁荣”以及多元民族文化背景之下的政治-经济身份认同等视角追溯了泉州在其发展、繁荣、衰落、复兴等实际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变迁现象。他借助并综合了施坚雅的空间经济结构论和道格拉斯·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认为传统中国市场经济并非不能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兼容,而持续繁荣的市场经济需要以一定文化制度背景之下的法律与信仰为基础,并非仅靠理性个人的牟利行为便可实现。
苏基朗的演讲深入浅出,既有深刻的理论思考,又有大量图文并茂的文物与文献资料,但因时间所限,在场听众无不感到意犹未尽。在提问交流环节,苏基朗细致入微地回答了老师同学们的问题,师生们畅所欲言,在研究方法、研究理念等问题上获得了新的认识和启发。
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主办,龙登高教授主持演讲,高淑娟教授、刘鹰教授、刘小玄教授等约校内外30名师生出席了演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