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7日,清华大学国际处副处长李宇红、我院日语系陈爱阳副教授率领20名我校学生前往东京参加为期一周的首届亚洲学生环境论坛(ASEP 2012)。
原校长顾秉林等列席8月23日的最终报告会并做了精彩的致辞,以亲身经历阐述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连带关系,并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为保护地球做出贡献,场内掌声不断。
本次论坛由日本永旺财团的永旺环境基金出资赞助,中国的清华大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和韩国的高丽大学协办,中国青年报社、日本每日新闻报社以及韩国朝鲜日报社三大主流媒体派出记者全程跟踪报道。论坛的主题是“通过文化理解环境”,旨在让中日韩三国的60名学生(中日韩各20名)通过为期一周的学习调查,理解日本文化并进而理解包含自然、人类以及文化在内的大环境,同时聚焦于环境的保护,加深对环境的理解,培养环保意识。此次论坛希望能够引领中日韩三国学生思考东北亚地区乃至整个地球的未来,希望能够有助于培养在未来社会能够践行并推广此理念的人才。
本次论坛组织学生参观了由早稻田大学学生花费50余年的时间植树形成的森林,体会人们对于环保的践行;参观了在去年3月11日遭受海啸袭击的岩手县田野畑村,感受那里人们对自然的依赖与惧怕;同时还前往了京都周边的金阁寺、毛越寺、贵船神社等诸多寺庙神社,聆听各大寺庙神社的主持演讲,进一步理解日本神道以及佛教的精髓,并思考它们与日本人对待环境态度的关联。学生们的行程非常紧凑,在7天的时间内不但参观了东京、岩手县以及京都等地,还聆听了各界精英的演讲11场,并体验了历史悠久的大泽温泉、品尝了非常正宗的日式料理。

在活动的最后,参加活动的10组学生(每组6人,中日韩三国各两人)准备了结题报告,每个小组都选出了一个关键词或者关键句作为本组对环境的理解,包括“和”“中庸”“畏敬”“抱歉”“交流”“链”(自然、人与文化之间的链)“温故知新”“从‘供存’到‘共存’”“云天,不要离开我们”等等。
活动结束后,ASEP2012已经在中日韩三国的60名学生心中种下了环保的种子、友谊的种子。此后,无论何时何地,三国学生都将会携手共进,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亚洲学生环境论坛(ASEP 2012)是为期十年的项目,今年为首届,以后将在中日韩三国轮流召开。此间,清华大学将有200名学生该项目。日本研究中心担任中方事务局,配合国际处共同选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