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欧洲科学院院士、比利时鲁汶大学英文与比较文学讲席教授到外文系作学术讲座

2012年10月25日上午,受我院外文系之邀,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现代语言文学联合会前任主席、比利时鲁汶大学英文与比较文学讲席教授赛奥•达恩(Theo D’haen)到访外文系,作题为“世界文学时代的后现代主义”的学术报告。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外文系教授王宁主持讲座。自我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校内外共20余名师生听取了讲座。

报告中,达恩教授首先梳理了从十九世纪60年代后-现代(post-modern)这个词出现到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的兴起、发展与衰落过程,通过展示近年来学术论文发表、文学选集中对于后现代主义关注减少等实例重点讨论了后现代主义作为纯文学的概念的衰落,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已经渗透到科技、媒体、建筑等诸多领域中。

达恩教授深入讨论了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第三世界文学”、“多元文化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思潮的出现,后现代主义被放入了重新出现的“世界文学”话语中进行阐释。通过分析詹明信(Fredric Jameson)、霍米•巴巴(Homi Bhabha)、达姆罗什(David Damrosch)等人对于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文学相互关系的论述,达恩教授指出在世界文学的时代,后现代主义的逐渐消退,正如品钦所描述的那样“被熵化了”。

达恩教授就世界文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未来、后现代主义作为文学流派与批评方法等问题和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西奥•达恩,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现代语言文学联合会前任主席、比利时鲁汶大学英文与比较文学讲席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比较文学、英美文学、荷兰文学等,并担任多家期刊的顾问编辑。自2008年1月起担任欧洲科学院主办的期刊《欧洲评论》总编一职,出版专著、编著50余本,发表文章1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