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6日晚,清华大学“文史大讲堂”在六教举办。中国圆明园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开玺为我校师生作了“圆明园的前世今生”的精彩演讲。此次“文史大讲堂”由清华大学历史系和《文史参考》杂志社以及国历图书联合举办。历史系主任刘北成、中国圆明园学会秘书长及人民日报、人民网、新京报等媒体参加了本次活动。来自我校各院系的近200名同学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王开玺教授主要围绕圆明园的兴建条件、焚毁过程、历史沉思三方开展讲述。谈到圆明园园的历史,王开玺教授首先指出:“抢劫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是英军,没有法军。”,澄清了圆明园历史事件中一些常识性错误。他强调英法联军的劫掠实际上有两次。第一次是1860年10月7、8号,第二次是10月18、19号。他还提出英法联军抢劫的,实际上是三山五园,五园指清漪园(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和圆明园;三山则是万寿山、香山、玉泉山。对焚毁圆明园是为了掩盖罪恶的劫掠行为的说法,王开玺教授认为没有史料依据、主观臆断、不合情理。王开玺教授引导广大同学要正确看待这段历史:“不要忘记历史,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王开玺教授深入浅出地梳理了圆明园的相关史实,厘清了诸多重要的历史问题,增进了同学们对于圆明园的了解,平添了大家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