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2日晚,人文学院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联谊会举办学术活动,邀请我校美术学院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李菁博士在新斋335室作“天国的神坛—走近北京天坛”的讲座,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张改珍博士主持讲座,20位博士后和同学听取了讲座。

天坛(Temple of Heaven)始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它的坛庙式建筑群反映出占据中国古代宇宙观核心位置的天地之间的关系,及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的独特作用。李菁博士以精美的鸟瞰图、结构图和细节图相结合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天坛圜丘坛、祈谷坛两组坛壝建筑群及其对称、精美的配殿与廊门的建筑结构、美术及雕刻艺术、环梁数字意涵、用途等,及在古代农业社会,帝王在这个神圣空间对上天与神灵顶礼膜拜,祈谷、祈收成的文化、政治、宗教象征和意味。天坛恬淡而高洁的艺术品格引发了在场听众的阵阵感叹。李菁博士还进一步延展解读了古人心中的天、效祀礼仪、北京的效祀空间、北京天坛的沿革、天坛的设计特色等内容。天坛的基本建筑结构在明代奠定,主要建筑在清代重建;它的建筑突显了天空,让天空闯入视野,让天空来担任自己的角色。
中国古代历史研究方向的彭波博士对古人的“天”的观念及历代帝王祭天的差别等问题作了发言。
提问互动时间,大家踊跃参与,嘉宾与听众在轻松、愉快、幽默的氛围中进一步交流了天坛的建筑形象及文化内涵问题。
13日下午,北京风和日丽,两院博士后一行12人实地参观了北京天坛,实地开展“天坛历史文化行”,李菁博士和彭波博士担任“历史文化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