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院研究生会“渠源论坛”梳理与阐释库恩与社会科学(图)

2012年11月28日,院研究生会邀请我校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教授王巍做客“渠源论坛”学术系列活动,在旧经管报告厅作“库恩与社会科学”报告。院研究生会主席王沙、学术部部长魏星、学术助理云泽人以及百余名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

报告中,王巍通过引导式的提问与互动,解读了社会科学相关概念,阐释了社会科学研究范围、社会科学的独特作用以及库恩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等方面。库恩作为社会科学领域著名的学者,提出了“范式”、“不可通约”等重要的学术概念。简言之,范式是模仿的榜样,在具体学科中表现为一个可供仿效的解题样板,其展现了一定时期内这门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不可通约是指科学共同体由于在社会和心理学层面的认知不同,而导致对所创立范式之间的互不相容,难以互相比较情况的描述。王巍指出,在立足对科学概念解读与科学史研究的基础上,库恩建构了自己的科学发展解读模式:前科学时期(无范式)→常规科学时期(建立范式) →科学革命时期(范式发生动摇) →新常规科学时期(新范式建立)。这种科学发展解读模式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揭示了:科学的发展根本不是一些确定知识的线性累积,科学发展是常规时期与革命时期交替进行的,科学革命就是范式转换的过程。

通过对库恩与社会科学的梳理与阐释,王巍强调“新型交叉学科”与“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一个学科的发展与完善不仅仅是在学科内部完成的,更应该是在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流中促成的;人才的培养不应该是一种“万金油”式‘专才’式培养,而更应该是对于不同学科的基础和背景有着深刻了解的‘通才’式的培养,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健全与完善,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活动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