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校长陈吉宁到人文学院调研(图)

2012年12月12日下午,校长陈吉宁、副校长谢维和一行来到人文学院,与人文学院教师就人才引进、青年教师成长、学生培养、人事制度改革等问题进行了座谈。

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汇报了自今年7月在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基础上分别成立人文学院和社会科学学院以来,人文学院开展的主要工作以及确定的学院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和采取的相应举措。万俊人介绍,人文学院成立以来,院领导班子深入开展了调查研究,与学院各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教师代表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座谈;围绕学科建设扎实开展学院各项工作,初步完成了各系、所、中心的规划工作并形成了学院的整体规划草案;从完善课程体系入手,进一步改进人文学科的教学工作。

万俊人认为,发展人文学科要与清华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相适应,创立具有清华特色的一流人文学科,力求做到国内领先、国际知名,为文化强国战略做出贡献。要在今后的发展和建设中,强化文、史、哲学科的学术骨干队伍建设,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好二十多个校级和院级科研机构的学术平台作用。

哲学系主任卢风表示,生态文明与生态哲学的研究相结合,可以成为哲学系新的学科创新点,将努力整合全校跨院系的研究力量,形成一个新的交叉学科的发展平台。

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刘石认为,在人文学院的人事制度改革中要充分考虑人文学科的特点,同时对人文学科在全校学科建设当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给予准确定位。

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系教授彭刚认为,人文学科在实现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职能中首当其冲,对于教学工作要格外重视。

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汪晖,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对外汉语教学中心主任孙明君,人文学院副院长、外文系主任刘世生,青年教师代表、哲学系教授刘奋荣,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蔡文鹏围绕学术团队组织、学术机构建设、学科规划和师生国际交流等方面谈了看法。

认真听取教师代表发言之后,陈吉宁对近年来清华大学人文学科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

陈吉宁指出,与理工科等学科相比,人文学科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如在学科建设、教师评价等方面往往具有多样性、非定量的特点,这种特点也要求人文学院在制度建设上必须有特殊的考虑。正在开展的人事制度改革,要致力于解决影响学院当前和长远发展的核心问题,强化学术在学院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强化各项工作的学术导向。人文学院要为学校营造潜心治学、严谨为学的学术文化和人文环境做出积极贡献。要将队伍规划与学科规划紧密结合,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在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的同时,促使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人文学院要抓住人事制度改革的机遇,对自身发展定位、方向做好判断,对各方面的资源做好统筹安排。

针对人文学科的人才培养,陈吉宁强调,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学院要对于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加深认识,并针对人文学院的学科特点、学生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只要能培养出好的学术苗子,学校会尽全力予以支持。

校办、政研室、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院、文科处、财务处、房管处等相关部处负责人也参加了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