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4日下午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三)“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第三讲在大礼堂举行,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做客新人文讲座,围绕“十面‘霾’伏与生态文明;贵阳为什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贵阳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这三方面的内容,为到场的800余名师生带来题为《爽爽贵阳的生态文明实践》的精彩演讲。校绿色大学办公室副主任梁立军主持讲座并作点评。
对于生态文明的界定,李军在总结阶段论、环保论、状态论等观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他指出,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要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目标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李军以雾霾问题为引子,提出解决雾霾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关停限产重点污染企业、关停建筑工地、限制机动车出行等临时措施。采取这些应急措施是完全必要的,也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雾霾现象只是表明空气质量恶化,实质是我们的生态系统“生病”了,而且“病”的不轻。“病因”也非常复杂,既有生产模式的原因,也有消费习惯的原因。既有市场管理的原因,也有行为方式的原因。既有个人素质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的原因。所以仅靠短期的,临时的应急措施很难治理好雾霾。由此,李军指出,治理雾霾就是要贯彻中央的要求,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真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类似于中医的系统疗法,既治标又治本,铲除“病根”。
随后,李军向师生们解读了贵阳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四个原因。贵阳之所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为了贯彻党的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为了顺应世界城市发展潮流;是为了实施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要生态”的新需求。
最后,李军向师生们介绍了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具体措施。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切实做到“六抓”,分别为:一、抓认识这个先导;二、抓规划这个龙头;三、抓产业转型这个关键;四、抓生态保护这个重点;五、抓生态文化这个灵魂。六、抓制度建设这个保障。
演讲结束后,李军认真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的问题。他强调:在生态环境问题上,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肇祸者,每个人都可以尽到责任,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贡献。只要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一年接着一年的干,一任接着一任的干,一代接着一代的干,我们就一定能够早日建成美丽中国,顺利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