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的国际英语语言文学教授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OF ENGLISH,IAUPE)北京年会于7月16日至20日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瑞士、芬兰、波兰、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20个国家和地区、70所大学的百余名资深教授参加了此次年会。
16日上午八点半,随着一曲古琴演奏的“平沙落雁”,2013年IAUPE北京年会拉开了帷幕。国际英语语言文学教授协会2010-2013年度联席主席、清华大学外文系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曹莉主持开幕式,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金莉致欢迎辞。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IAUPE国际委员会主席Jewel Spears Brooker、秘书长Ian Kirby,清华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外文系主任刘世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外文系党总支书记张文霞出席开幕式。Brooker教授对主办方表示由衷感谢,并希望通过会议在不同文化间搭建沟通和友谊的桥梁。

曹莉教授在开场白中简要介绍了国际英语语言文学教授协会年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年会的背景:除了老一辈英语语言文学教授袁鹤翔、钱青等著名学者的呼吁和推动之外,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实力和趋势是内外动因。清华大学是英语文学教学和研究在中国生根发芽的策源地之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剑桥大学文学批评家瑞恰慈、燕卜逊从英国远渡重洋来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西南联大教授英国文学和文学批评,影响和培育了钱锺书、杨周翰、王佐良、李赋宁等一批新中国英语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的领军人物。当年,瑞恰慈称自己是中西文化之间的接键和使者,如今,在中国需要走向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从世界各国著名大学来到北京参会的英文教授们同样是世界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接键与纽带。
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英国剑桥大学爱德华国王七世讲座教授、牛津大学诗歌教授、美国波士顿大学华伦人文讲座教授Christopher Ricks、原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系主任,香港比较文学会创会会长、台湾东吴大学谢东闵人文社会科学讲座教授袁鹤翔、美国当代著名诗人、南加州大学教授Dana Gioia、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文秋芳等四位中外著名学者分别以"It is, however, the Task of Criticism to Establish Principles", "From Both Ends of the Looking Glass: English Literature in a Non-English Culture", "Poetry as Enchantment",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作大会发言,与全体与会代表分享了关于英语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洞见。

本次会议分16个专题、34个分会场进行发言和研讨,议题包括:中古英语与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莎士比亚研究、18世纪英国文学、维多利亚文学、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英国现代主义文学、早期美国文学、1900后的美国文学、文学理论的当下与未来、英语发展史、句法语义学、书目与版本学等。其中,清华大学外文系陈永国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剑教授共同召集的专题研讨“英语文学研究在中国”,清华大学外文系曹莉教授、童燕萍教授、余石屹教授、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申丹教授、北京大学Tom Rendall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张剑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英文系系主任章燕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英文系系主任刁克利教授等参加发言和讨论。清华大学外文系王宁教授代表外文系在招待晚宴上致祝酒辞,他表示全球化不但造成文化趋同,也带来文化多元,此次会议必将促进中外学者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
会议期间,Sir Christopher Ricks、袁鹤翔、Dana Gioia等学者还举办了系列学术讲座。清华大学教师合唱团和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先后演出和组织了中外歌曲演唱和昆曲经典折子戏为大会助兴。在学术交流之余,学者们领略了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独特魅力,亲眼目睹了清华校园美丽的人文风貌。
本次年会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院、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协办。

国际英语语言文学教授协会(简称IAUPE)成立于1951年,会员均为世界著名大学(以欧美为主, 后向亚洲发展)的正教授。协会宗旨是:在全球范围内促进英语语言文学教授间的高层次学术交流和相互理解,探讨和促进全球人文学科的现状和发展。目前,该协会共有会员500余名,其中,中国学者十余名。首届(预备)会议1950年在牛津大学举行,以后每三年举行一次年会,迄今共举行22届年会。最近的三届年会分别在瑞典的隆德Lund (2007)、马耳他Malta(2010)和中国北京举行。每次会议地点的确定由会员代表所在大学提出申请,经全体与会会员投票产生。2010年7月马耳他第21届年会期间,清华大学外文系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提出在中国举办2013年年会的联合申请,同时提出办会申请的还有德国明斯特大学。经过与会代表投票,中国两校的联合申请获得多数通过。第二轮投票后,确定清华大学为大会的举办地点。2013年7月20日,经2013年北京年会全体会员大会表决,一致通过下届年会将于2016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