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人文讲座”导读中国古代史

2013年9月26日下午在6C300教室,著名历史学家、西北大学名誉校长、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张岂之先生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为500余名清华学子带来了题为“我们从中国古代史中看到什么?”的精彩报告,畅谈了自己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和对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理解。讲座由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程钢主持并作点评。

讲座中,张岂之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正是在统一的大环境下,中华民族共同开创了举世闻名的汉唐盛世,并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张岂之讨论了中国独特的政治体制和选官制度。科举制度是从隋唐开始兴起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实施的最初宗旨是“选优”,封建王朝希望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经邦治世的人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在“防劣”方面起到的作用反而更大。严格的科举制度杜绝了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中“唯门第是准”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封建王朝官员队伍的素质。张岂之解释了“中华文化会连绵不断、生生不息”的原因。他指出,至少有四点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一,秦汉时期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的形成;第二,中华文化的开放性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比如佛教传入后逐步被改造并最终融入中国文化;第三,中国古代教育与史学传统保证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第四,中国独特的医药学保证了中华民族的生衍发展。张岂之先生还评论了外国名家与政要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评论。在讲座中,张岂之还多次强调了加强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树立中华民族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他语重心长地表示,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实现“中国梦”,不仅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也要了解中国古代史,这样,我们才会知道中华民族的“根”是什么。我们每个人的血脉都和这个民族之“根”紧密联系着。“根深叶茂”,这样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最后,张岂之回答了现场同学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