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台湾李奭学教授应邀到外文系作学术讲座阐释晚明时期的翻译文学

2013年10月11日下午,台湾“中研院”文哲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合聘教授、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李奭学教授应外文系和翻译跨学科研究中心的邀请,在文南楼204会议室为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30多位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讲座由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罗选民教授主持。

讲座中,李奭学讲述了晚明时期的翻译文学,其中涉及了利玛窦、龙华民、金尼阁、汤若望、高一志等晚明时期耶稣会士的翻译实践,以及他们的翻译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造成的影响。耶稣会士的翻译作品,在当时创造了很多中国第一,这一点,在学界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李奭学精通英文,法文,希腊文,拉丁文等多种外语,以深厚的国学功底,经过长时间的考证,在阅读大量一手文献和实地考察后得出了让人信服的答案,如证明艾儒略翻译的《圣梦歌》是中国最长的诗歌,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孔雀东南飞》;高一志翻译的《达道纪言》使当时的晚明社会认识了欧几里得、苏格拉底等欧洲先贤;高一志翻译的《譬学警语》将西方的修辞学系统地介绍给当时的晚明社会等等。

李奭学以亲和的语言回答了师生的积极热情的提问,讲座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这次讲座的举办,使在座师生开拓了学术视野,受到了精神的洗礼,领略了学术研究的魅力,真可谓是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