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清华女书研究团队参加谭盾《微电影交响音乐史诗:女书》名家访谈暨新闻发布会(...

2014年5月20日下午14时30分,“找寻消失中的声音——谭盾《微电影交响音乐史诗:女书》名家访谈暨新闻发布会”在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举行,清华大学中国西南濒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赵丽明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访谈。我校人文学院十余名师生也抵达现场,共同聆听“女书”从神秘古老的文字化身为交响乐的奇妙历程。

在谭盾与主持人杨澜的对谈中,谭盾深情表示希望“抢救女书,还原女书,为我们的母亲和姐妹谱写一座声音纪念碑”。在五年的创作过程中,田野是谭盾创作灵感的源泉。他从田野拍摄收集了大量原生态材料,极具乐感的女书字音、飘逸灵动的字形、原始古老的山泉音、古朴生动的民间生活场景赋予了《女书》微电影交响音乐史诗以独特魅力。

当天的访谈中屡次提及清华对女书的研究。清华的女书研究成果《中国女书合集》(五卷本)以及女书原件等被带到访谈现场,引起了观众和主持人的浓厚兴趣。杨澜请赵丽明教授从学术角度介绍一下“女书”,赵丽明教授从三个方面作了简要回答:第一,“女书”是女人专用的一种文字,它的对立面是男人使用的“男书”、“男字”,女书是旧时女性在男权压迫下发出的宝贵声音,女书使用者自称“君子女”,折射出女性自我意识的精神世界。第二,女书是菱形化的汉字变体。第三,女书不是象形文字,而是表音文字。另外,提到女书使用者之间互称“老同”,赵丽明教授指出,“老同”并非有些人理解的女同性恋,而是当地人对姐妹、至友的称呼。

谭盾在湖南做田野采集期间,拍摄创作了13集的女书纪录片。他在访谈期间多次提到《女书》创作期间,赵丽明教授提供了宝贵建议。赵丽明教授告诉谭盾,女书是由女人的眼泪谱写而成的,一代代女人艰辛劳碌,流泪无数,却用勇敢和智慧谱写了最伟大的生命乐章,建构了一个精神王国。在乐曲中,谭盾用独特的表现技巧,将眼泪变为音符,演绎母女情、姐妹情的至深至痛,仅仅几个乐章片段,就令现场观众鼻酸眼热。前来聆听访谈的“智慧妇人家园”的成员们表示,赵丽明教授和谭盾对于弘扬女性文化所做的贡献,为她们这些“后女书时代”的女性们打开了一扇美丽的窗户,让她们看到、听到、心灵感应到千古不变的女性的智慧和喜悦,还有女性追求精神家园的一种向上向善从容含笑的欣然心态。

访谈结束后,赵丽明教授为谭盾先生颁发聘书,聘请其为清华大学中国西南濒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时邀请谭盾有时间做客清华,向清华师生展示他的创作成果。

曾经参与女书调查研究的清华大学校友杨桦、谢玄、赵璞嵩等也来到了访谈现场。他们在校学习期间为女书的整理研究倾注了青春热情和无数汗水,如今女书终于受到社会关注,并被谱写成交响乐在世界范围内巡演,校友们感慨而欣慰,为自己的努力感到自豪,也为女书文化的弘扬感到骄傲。

另据悉,谭盾创作的《微电影交响音乐史诗:女书》继欧美日世界巡演之后,5月22日晚上,在国家大剧院由费城交响乐团完成演出。费城交响乐团的现任音乐总监、加拿大指挥家雅尼克•涅采-西格英(Yannick Nézet-Séguin)担任指挥。在近50分钟的时间里,音诗以“音乐3D”和“时空3D”相交错,展现了三维艺术空间的对位——影视之间的时空对位、音乐与影视之间的对位、古老的女书文化与未来文化的对位。世界顶级的交响乐团,以现代的艺术方式展示了濒危文化的深邃底蕴,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演出结束后,现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