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5日下午在6C300,“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首席教授姚期智院士做客《学术之道》系列讲座,为现场近400名清华师生带来题为“科学家的道德与责任”的精彩演讲。“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项目主任黄隆波助理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姚院士首先从社会大众的基本道德谈起,指出辨别是非,讲诚信,不取巧作弊是大众的基本道德,这个基本道德也是科学家所应持守的道德与责任的底线。他还指出所谓道德和责任就是将正确的信念付诸于行。谈及读书人的道德,姚院士从圣贤和英雄两个方面系统地做出解读。他细致剖析了孔子的格言“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才”,“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及孟子的名句“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解读了中国古代圣贤对于自身修养的透彻思考,同时指出,作为清华学子应该深入理解,道德不仅仅是关系个人修为的事,它是关系到整个民族生存的大事。而宋代虞允文、文天祥等英雄人物更是读书人出将入相、持干戈以卫社稷的典范。
关于科学家的道德和责任,姚期智院士以邓稼先先生的事例讲起,从真理、秩序、平 衡、和谐等科学的本质入手,指出了仁、义是科学家的基本道德操守,而求真、求善、求美是科学家的理想,勤奋和对科学的享受则是科学家在探索和发现真理之路上的必备素质。“以苦为乐”是科学家在成功路上首先要学习的。
讲座最后,姚期智院士分享了科学家在道德、责任层面给予我们的启示,他从我国著名数学家、微分几何大师陈省身先生的人格风范以及对国内外众多知名学者影响和感召讲起,具体的阐述了科学家道德和精神。他提到陈省身先生温文儒雅、学贯中西、平易近人的人格给予了堵丁柱、赛蒙斯、艾伦•韦恩斯坦(Alan Weinstein)、滕楚莲等国内外知名学者以巨大的信心和鼓励。此外,姚院士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科研中忠于职守、见贤思齐,他还表达了对各位同学成为最优秀科学家的美好期待
正式演讲结束后,姚期智院士还与在场师生就科学家的科研课题选择、德国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如何看待海外研究经历、美国“拿回家的考试”(Take Home Examination)现象、以及交叉学科等广泛话题进行了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