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人文学院理论中心组分别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学校党风廉政教育月为主题,开展两次专题学习。与会人员结合人文学院各项工作实际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与会人员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把中国至于中华文明5000年古代史、170年近代史、建国60年、改革开放35年这个浩荡的历史洪流中,提出了中国梦,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从辉煌到衰落,再从衰落到崛起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要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做好中国文化的重建工作。总书记系列讲话看到了中国发展的真问题,有针对性的指出了真方向、提出了真措施,边讲边做,让我们充满信心。
在谈到总书记五四青年节考察北京大学的讲话时,与会人员认为作为教师应该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专业知识,要具有人格魅力,“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以前我们对于学术造诣强调多,对人格魅力强调较少,人格魅力是一种更高的追求。作为人文学院的教师,要深刻认识文、史、哲等基础学科的重要性,“推进中国的改革发展,实现现代化,需要哲学精神指引,需要历史镜鉴启迪,需要文学力量推动”;要充分认识到文、史、哲不是象牙塔里的精致工艺品,要积极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回应社会关切、承担社会责任。
总之,大家一致认识到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顺应了国家和时代发展大势,顺应了党心民意;是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里程碑;一系列讲话和相应举措,即是思想的武器,也是指导我们实践的法宝。
在进行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专题学习时,与会人员认为廉政是一个执政党的基本问题。执政党在塑造社会价值、引导社会风气上具有示范作用,前一段公布了很多有关案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动摇了执政根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殷鉴不远。作为有8000万党员的执政党,强大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要不断自我改进、自我更新,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反腐倡廉要依靠政治体制改革,要依靠广大群众监督,要不断提升党员素质,这不仅是作风问题,更是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大抓、狠抓、实抓,有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和清华教师,要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营建风清气正的党风和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