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6日下午,在六教C300教室,著名历史学家、清华人文学院教授张岂之做客“新人文讲座”,为1000余名清华学子带来了题为《孔子儒学与中华历史》的精彩演讲,与大家一同回顾了儒学发展传播的历史,以此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
讲座中,张岂之深入浅出地向大家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和《论语》的成书过程,提出孔子的理想和实践目标就是用教育和文化改造社会。张岂之重点讲述了儒学的精神内核及发展过程。他认为,孔子儒学的核心理念是“仁”。孔子希望培养道德高尚、符合仁学要求的“君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思想深刻影响了十八世纪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而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对今天的社会现实也有很大指导作用。他特别提到,清华的办学理念也与孔子思想密切相关,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即出自儒家经典《易大传》。清华学子应该更加重视对儒家学说的学习和实践。最后,张岂之举例分析了儒学的不足之处。
本次讲座由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历史系副教授程钢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