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人文讲座”讲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中国故事

2015年3月12日下午,恰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成功举办十周年,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家形象中心联合推出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五)“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中国故事”,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城市视觉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马泉担任首场主讲,题目是“空间视觉与国家形象”。讲座围绕如何区分城市空间、如何改善空间状态以及如何使改善后的设计具有可持续性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讲座中,马泉从阿狸、福娃和奥运祥云等同学们熟悉且喜爱的艺术形象设计入手,通过对这些艺术形象的分析,充分展示视觉形象带来的营销价值及其对我们行为选择的影响。马泉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举例,指出新媒体在未来艺术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选择视觉感受更是人们的基本需求和趋势。马泉借助于丰富的影像资料、典型的案例为大家呈现了何为城市空间视觉,以及视觉印象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非凡意义。马泉认为,国家形象并非仅仅与政治相关,就如同个人形象一般,是日常细节堆积而成的结果。各种国家形象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无处不在,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城市是表现一个国家形象的门户,城市视觉秩序的构建是城市形象以至于国家形象的直观展现。因此,包括户外广告在内的城市视觉秩序的构建是国家视觉形象构建的核心内容。公众通过对城市各视觉要素的感受而产生的整体印象,是影响其对国家印象和态度的主要方面。从另一角度而言,国家形象的构建来源于整体的城市视觉印象。因此,城市各视觉要素经过统筹,被纳入城市视觉秩序的整体构建之中,从而影响国家视觉形象的建构。

讲座最后,马泉播放了他在沙漠旅行的短片以及通过与自然的对话所形成的环保作品视频。希望用行动鼓励同学们走出校园,体验世界,他启迪同学们在面对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识,构建新标准、创建新平台,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讲座由国家形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新闻传播学院范红教授主持并点评。“新人文讲座”负责人曹莉教授、蔡文鹏老师以及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家形象研究中心的部分研究人员以及600多名师生听取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