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6日下午,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五)“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中国故事”的第二讲,讲演《见微知著:我向世界讲中国故事30年》。本次讲座的主题:记录中国普通人的小故事,讲述中国发展的大篇章。外文系曹莉教授主持讲座并作总结和点评。
由于李希光新华社对外记者的身份,他拥有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丰富经历。在过去30年里,他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向世界报道中国的“硅谷”中关村是怎么由菜地、麦地变为科技中心的历程;他讲中国的文化——向世界讲述女书的故事;他讲中国的科技——围绕北京电子对撞机,他发了不下十篇英文报道;他讲当年中国的禁忌话题,比如色情、暴力和生态环境即穹顶之下的危险;他讲中国灾难的故事,有人说,煤矿一出事故就瞒报,但是85年、86年,他当记者的时候,没听说矿难瞒报。当时在安徽的北部有一个小煤矿发生了大事故,大概40多个矿工被大水淹在井下,堵了70个小时。他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坐着硬板火车从北京到徐州,采访了整整一天,最后以英文在中国日报发表,包括美联社在内的四大通讯社纷纷转发。
李希光说,在所有的故事中,最重要的是讲中国人的故事。他写的第一个人物是一个很小的人物,题目是:浙江的女鞋匠。透过中国普通人的平凡故事,他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和30年来中国取得的伟大发展成就。
最后,李希光指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会给沿线的一些中亚国家带来久违的和平和发展机遇;世界更关心的是人性的东西,人性的故事,人们通过个人的故事构建一个国家的故事。他勉励同学们见微知著,讲好自己和中国的故事。
相关链接:
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五):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中国故事《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于2005年4月拉开帷幕,迄今已经走过十年历程。 在此期间,《新人文讲座》成功举办十四个主题系列,共计二百六十余场。自2008年9月起,该系列讲座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的主体部分以必修学分的形式列入清华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经过百年激荡和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距离实现富民强国的“中国梦”越来越近了。“中国梦”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面向未来,而且承接历史, 承接中国知识分子一个世纪以来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对中学与西学、新学与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选择与融合过程中文化自觉的心路历程。值此“新文化运动”发轫百年、《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举办十周年之际, 《新人文讲座》将围绕“富强与文明”、“科学与民主”、“文化自觉与文化选择”、“文化软实力与大国形象”、“中国与世界”等问题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演绎“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