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清华大学馆藏马克思恩格斯文献展在校文科图书馆举行

2015年6月28日上午,由清华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清华大学馆藏马克思恩格斯文献展”在校文科图书馆开幕。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柴方国、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顾海良以及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清华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邓卫等校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国家图书馆、中央党校图书馆、中国社科院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负责人,以及在京的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2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参展的图书和资料来自清华大学的三部分藏书,它们分属于三部分馆藏:(1)清华大学文科图书馆的“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特藏文库”(即“服部文库”)藏书;(2)“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所藏资料;(3)清华大学图书馆库存本和“科恩文库”的图书。

在此次展览中与读者见面的校图书馆藏书包括截止到2010年出版的55卷新MEG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俄文第2版、日文第1版和第2版,以及英文版;包括德、英、法、俄四个语种的《资本论》共计79种,《资本论》日译本24种95册;梅林所编辑的《马克思、恩格斯和拉萨尔的遗稿》4卷本1902年初版,梁赞诺夫编辑的1917年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852-1862)》2卷本。此外,此次还展出了大量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人物,如黑格尔、费尔巴哈、蒲鲁东、杜林、考茨基、卢森堡、布哈林和巴枯宁等人的原版图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展的图书资料中还有由“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收藏的极为珍贵的马克思恩格斯手稿图片和影印件,这其中就包括“服部文库”所没有的、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马克思《资本论》第2、3卷“原始手稿”以及恩格斯为编辑《资本论》第2卷所制作的“编辑原稿”的图片和影印件。此外,中心收藏的《资本论》第2卷第2版初版(1893年)、1913年倍倍尔和伯恩斯坦编辑出版的4卷本《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集》、考茨基编辑的《剩余价值学说史》初版(1919年)等也是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上述手稿和著作是由日本东北大学名誉教授、“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IMES)委员大村泉教授所捐赠,系首次与国内读者如此近距离地见面。

在围绕展览主题组织的学术讨论会上,大村泉教授、柴方国副局长、北京师范大学鲁克俭教授、清华大学刘敬东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韩立新教授等相继作了发言。

参照国际标准,依据国内目前的收藏条件,以下几个特征对于一个高水准的、专业的马克思恩格斯文献中心是不可或缺的:(1)MEGA及其相关文献;(2)多语种、特别是原文语种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选集类著作;(3)马恩的一手文献和二手研究文献的珍本;(4)跟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相关的人文社科珍本。达到这种水准的文献中心才能为更好地解读马克思、发展马克思主义发挥基础性支撑作用。而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华大学馆藏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目前已经大体具备了上述几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