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4-6日,“二十世纪苏俄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理念与实践”(20th Century Socialism: Ideas and Practices in Soviet Union and China)国际学术会议在清华大学文科图书馆凯风研究院四层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主办,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历史系、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历史系和香港理工大学(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应用社会科学系协办。

会议现场
4日上午,副校长谢维和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共24位中外学者,包括美国莱斯大学历史系汤尼•白露(Tani Barlow)教授、美国杜克大学历史系安娜•克里洛娃(Anna Krylova)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汪晖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崔之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温铁军教授等参与本次大会。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汪晖教授
本次会议共设置了七个议题:1.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讨论;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现实的想象;3. 社会主义政治;4. 城乡关系;5. 社会主义与国家资本主义;6. 历史和比较视野下的计划经济;7. 社会主义的文化与科学技术。围绕这七个议题,共有22名学者提交并宣读了论文,并在会上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与讨论。

美国杜克大学历史系安娜•克里洛娃(Anna Krylova)教授
与以往类似领域和议题的学术会议不同,本次会议在力求保持学术的高水准的同时,打开学科边界,探索对话和讨论的新空间。无论在中国还是海外,尽管对20世纪中俄两国社会主义的探讨从未淡出过学术讨论的视野,但鉴于语言、资料、学科分野等等因素,对这两个有着深刻互相影响历史和关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性历史回顾却十分缺乏。即便在美国,中国学和苏联学蔚为大观、积累下多年的丰硕研究成果,两个领域间的互相交流仍十分罕见。本次学术会议正是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将学术讨论进一步放回到具有充分、丰富的交流和互动的历史现场中去,以期从中发现新的学术生长点,进一步,也希求发掘出理解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新视野。这样的尝试,不论在国内还是海外都是非常罕有的,这也正是本次大会的意义所在。
本次会议的论文正在进行结集和整理的工作,预计大部分论文将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主编的《区域》第六辑上正式出版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