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思勉原创奖在华东师范大学揭晓,中文系傅璇琮教授《唐代科举与文学》、国学研究院陈来教授《仁学本体论》作品获奖。
《唐代科举与文学》以丰富的文献资料(如《登科记考》《唐六典》《通典》《文献通考》《全唐诗》《全唐文》以及大量唐人诗文集等)为基础,把唐代科举与文学结合起来,综合考察唐代士人的生活道路、思维方式与心理状态,力图重现当时的时代风情与社会习俗,进而探讨唐代文学的历史文化风貌。
《仁学本体论》是陈来教授论述其儒学本体论的哲学著作。本书继承和展开了古典儒学的仁论、道体论等,批判地吸收了近代以来的中国哲学本体论,在综合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从而将儒学的仁论演为一仁学的本体论。其哲学建构既是对儒家古典仁学的传承,也是对近代以来中国哲学本体论的接续与回应,是当代儒家哲学的综合创新之作。
思勉原创奖的设立,是为纪念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传承中华优秀人文学术传统,推动文化传承创新,鼓励当代人文学者潜心研究、勇于创新,产出国内一流、国际有学术影响的原创性精品力作,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思勉原创奖评选实行全程实名制。思勉原创奖的入选成果,限于改革开放以来人文学科领域首次出版、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学术成果。思勉原创奖每两年举办一届。
本届原创奖共有600多部作品被推荐,最终,来自全国16所高校及中国社科院的21位文史哲专家在沪举行评审会,开放现场、审读原著、公开讨论,并评判给分,结果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张世英《哲学导论》、陈来《仁学本体论》5部作品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