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8日下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成旺副教授主讲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马克思哲学论坛”第二十四期,在新斋346作了题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超越对象与超越路径——《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深层理路再解读”的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哲学系陈浩博士主持,夏莹副教授进行评论。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韩立新教授等参与了本次论坛。

李成旺指出,人是时间-历史性存在,因此历史问题始终构成哲学的基本论域,需要我们予以持续地回应,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最大智慧并发挥着恒久的实践效应,在于它基于生存-本体论维度而非近代认识意义,在人类始终遭遇并在资本主义社会急需破解的自由实现问题上提供了新的历史分析视角。这体现在它不同于历史不可知论、历史实用观、神学唯心史观、先验理性史观以及人本学唯心主义等传统西方历史理解范式,而是把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作为历史展开的前提,揭示出历史的动力在于由分工导致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由此才展开所有制的不同历史表现形式及人的不自由程度加深的现实,进而指出共产主义的运动性质以及无产阶级作为实现历史目标的主体地位。正是在历史的前提、动力、目的、主体及其实现路径等历史哲学的核心问题上实现了革命性变革,历史唯物主义才彻底改变了人类理解历史的图景。
与会老师与同学就报告所涉及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