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8-17日,美国密苏里大学资深教授约瑟夫•卡罗(Joseph Carroll)应邀到外文系进行讲学。作为文学达尔文主义的创始人和领军人物,卡罗教授在文学研究中引入进化生物学,进化心理学等科学研究成果,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

首讲中,卡罗教授讲述了文学达尔文主义从诞生之初到被正式写入文学理论选集的发展过程。他否定将科学知识置于话语或意识形态之中的后结构主义批评理论,认为随着生命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文学达尔文主义理论将成为新世纪文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随后的讲学中,卡罗教授详细阐述了文学达尔文主义的主要思想和分析方法。他认为,文学作品的主题即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生存,成长,爱与性,家庭,社会归属感,敌人,精神生活等方面便成为了文学作品的七大主题。在分析作品时,卡罗教授强调作品的意义和效果来源于三方面:读者对所描述的事件的理解,作者对所描述的事件的理解以及读者对作者立场的理解。而为了全面理解作品意义,卡罗教授展示了文学达尔文主义所主张的分析文学作品的四个步骤:普遍人性(human universal), 具体文化(specific cultures),作者个人(individual artist), 具体作品(particular work of art)。正是在此范式下,文学达尔文主义成功地将人性与文化,文学与科学联结在一起。
最后,卡罗教授运用文学达尔文主义分析方法具体分析了《哈姆雷特》前两幕和《枭河桥事件》两个文本,向同学们具体展示了文学达尔文主义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效果。
外文系余石屹教授主持此次学术活动,外文系教师、研究生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的研究生参加了活动。参会师生认为文学达尔文主义体现了文理交叉的特色,开拓了同学们的分析思路,并与卡罗教授就讲座内容进行了热烈交流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