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我院同学作品荣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2015年11月20日,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在广东工业大学落幕。

人文学院2字班尤越同学、人文学院3字班孙婧妍同学、社科学院许弘智同学的作品《农民工欠薪问题何以在务工人员大县高效解决?——基于浙江省玉环县清薪办模式的调研》赢得此次竞赛特等奖。 《农民工欠薪问题何以在务工人员大县高效解决——基于浙江省玉环县清薪办模式的追踪调研》是清华大学唯一一项文科类参赛作品。调研通过深入观察清薪办、采访工作人员、收集案例等方式获取大量一手材料,从成立历史、人员部门、机构职能三个方面对清薪办工作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左一为第一作者人文学院2字班尤越,左三为人文学院3字班孙婧妍,左四为人文学院4四字班辅导员于朔。

决赛中,清华大学代表队以团体总分450分的成绩,与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南京理工大学代表队并列夺得冠军。这是继1989年、1997年、2003年、2009年、2013年五届夺冠后,清华大学第六次捧起“挑战杯”,并完成首次卫冕,继续保持迄今为止“挑战杯”夺冠次数最多的记录。

校长邱勇第一时间听说了同学们的好消息,并寄语大家“祝贺同学们挑战成功!愿大家继续挑战未来!”在“挑战杯”竞赛期间,校党委副书记史宗恺专程到现场看望了参赛同学,并详细了解、指导参赛作品的准备和答辩环节。

在本届“挑战杯”竞赛中,全国2000多所高校超过200万大学生直接参加,全国初赛中有528所高校、1569件作品参加,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共有318所高校的783件作品进入决赛,涵盖数理、信息、生命科学、能源化工、机械与控制、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共计11个学科门类。由多名院士领衔的近百位专家学者组成了竞赛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细致严格的评审。清华大学选送了6件作品组成代表队参赛。经过多方面评审,其中作品《农民工欠薪问题何以在务工人员大县高效解决?——基于浙江省玉环县清薪办模式的调研》《新型齿轮齿条式发动机的设计制造与研究》获得特等奖。作品《基于自旋霍尔磁阻效应的自旋电子学研究和忆感器物理模型实现》、《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高容量柔性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发研究》分别获得一等奖。作品《利用高效并行算法进行基于天然结构的蛋白质设计》获得二等奖。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