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届思勉原创奖颁奖仪式在上海举行。人文学院教授、历史系原主任李伯重的著作《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获奖。

《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对明清时期江南早期工业化的产生环境、轻重工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前景进行了颇具新意的实证考察与分析,并以历史学与经济学、区域史与全球史和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超越“西方中心观”的英国模式和“资本主义萌芽论”的中国模式,提出了合乎中国实情的全新的“江南模式”,从而建立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新研究范式,不仅将中国早期工业化研究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学术层次,而且大大加强了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话语权,也为中国历史学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伯重从“创新是学术的生命”“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中国的早期工业化理论:国际主流学术与中国历史现实的结合”三个方面发表获奖感言,表示思勉原创奖立足传统和现代,意义非凡,我们要去思考如今我们所拥有的原创的东西,要做到原创最重要的是使这个创新成为我们做学术的基础。

思勉原创奖的设立,是为纪念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传承中华优秀人文学术传统,推动文化传承创新,鼓励当代人文学者潜心研究、勇于创新,产出国内一流、国际有学术影响的原创性精品力作,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思勉原创奖评选实行全程实名制。思勉原创奖的入选成果,限于改革开放以来人文学科领域首次出版、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学术成果。思勉原创奖每两年举办一届,2011年创设以来,共有18部原创作品获奖。此前,人文学院教授傅璇琮、陈来的作品曾获第三届思勉原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