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金岳霖逻辑学讲席教授授聘典礼举行

4月23日,“金岳霖逻辑学讲席教授授聘典礼”在丙所举行。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为四位国际顶尖逻辑学家——范丙申(J. van Benthem)、谢立民(J. Seligman)、 斯托克霍夫(M. Stokhof)和韦斯特斯达(D. Westerstahl)一一颁发聘书并致辞。

从左到右依次为谢立民、范丙申、韦斯特斯达、斯托克霍夫

阿姆斯特丹大学基金会主席韦弗(C. Wever)、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学研究所主任司麦慈(S. Smets),中国逻辑学会会长邹崇理,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院士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旭在致辞中回顾了金岳霖先生在清华创立哲学系、到哲学系复建、继承“重分析、重逻辑”传统的历史,肯定了逻辑学联合研究中心成立5年来所取得的各项成绩,以及对清华人文学科建设发挥的支撑作用。她表示,此次设立“金岳霖逻辑学讲席教授”席位,引进四位国外逻辑学领域顶尖学者来校工作,既体现了学校对哲学和逻辑学发展一以贯之的重视,也是学校全面实施全球战略、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学校进一步加强文科建设、打造文科建设“高峰”的一项重要举措。她希望四位教授以逻辑学为支点,培养学生文理汇通的精神,推动文理交叉,为清华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典礼之前,陈旭书记在工字厅亲切接见了四位教授,对他们成为清华大学的教师表示热烈欢迎,感谢他们在清华学科建设和国际交流中做出的重大贡献。

韦弗代表阿姆斯特丹大学向四位教授表示祝贺。她表示,自己非常荣幸见证了逻辑学研究中心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她高度赞扬了清华大学设立“金岳霖逻辑学讲席教授”的举措。韦弗希望新席位的设立能进一步加强中国与荷兰、清华大学与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交流与合作。

万俊人表示,金岳霖先生将西方哲学方法与中国哲学要义相结合,建立了自成一派的清华哲学体系。以金先生的名字命名设立讲席教授十分必要,清华哲学和逻辑学的发展将沿承并发扬金先生的思想,力争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新成就、创造新辉煌。

姚期智院士表示,在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他时刻能感受到逻辑学之美,深刻体会到逻辑学对于人工智能和计算科学的重要作用。他和交叉信息研究院同事期待今后能与四位教授开展深入合作。

邹崇理表示,逻辑学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为逻辑学科学术交流做出了开拓性尝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学者对逻辑学的研究热情。他相信,中国的逻辑学研究在四位讲席教授的支持下,能够更好的发展。

司麦慈表示,作为搭建中西哲学桥梁的先驱,金先生做到了将中西哲学思想融会贯通。新席位的设立很好地体现出了金先生所追求的学术精神。她以量子逻辑原理做比喻,表示这一席位所创造出的整体效应远大于他们个体的简单加和。她祝愿逻辑学中心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来自清华大学软件学院2015级张天玮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去年选修了范丙申和斯托克霍夫的逻辑学课程,本学期正在跟随另外两位教授学习。她表示,这些国际顶尖的学术“大牛”能在清华园里给本科生直接开课,让清华学生见识到学科间的交融,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本专业内外知识,这些让自己感到非常激动。

最后,四位教授以对话的形式做了联合报告,就金岳霖逻辑思想与当代逻辑学之间的关系、逻辑学的跨学科性等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金岳霖逻辑学讲席教授”是清华大学基础文科设立的第一个讲席教授,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4位讲席教授将采用国外逻辑学的教育理念,直接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课,以逻辑学为支点,培养学生文理汇通的精神,推动文理交叉;他们将积极参与研究生培养,并将与清华同事开展深入的科研合作。

清华大学-阿姆斯特丹逻辑学联合研究中心从2013年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建设的总方针:一方面传承与发扬清华大学金岳霖先生创立的“重分析、重逻辑”的哲学传统,另一方面充分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学术上保持国际领先。中心成立5年来,在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清华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国际交流方面,中心吸引了一批国际顶尖的学者,他们来校授课、开展合作研究,显著提升了清华大学人文学科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

参加典礼的还有清华大学文科处副处长孟延春、哲学系主任宋继杰、逻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奋荣。来自清华大学其他院系、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学术同仁们出席了仪式。

四位授聘教授简介

范丙申:斯坦福大学斯图尔特(H. W. Stuart)教授、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大学教授、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 国际哲学学院院士。1996年获荷兰国家级斯宾诺莎奖。

谢立民: 奥克兰大学副教授,清华大学伟伦特聘教授。信息流逻辑和混合逻辑的创始人之一。担任《澳大拉西亚逻辑学杂志》(Australasian Journal of Logic)等多个杂志的主编。

斯托克霍夫: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研究基金委副主席;荷兰皇家科学院与荷兰科学基金委“中国委员会”主席。

韦斯特斯达: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学会逻辑学、方法论和哲学委员会秘书长;瑞典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