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在新斋105室举办“日本马克思主义”特别讲座,日本一桥大学荣誉教授、清华大学伟伦特聘教授平子友长与日本关东大学教授渡边宪正分别作了《早期马克思的物象化、物化、异化——对日本马克思主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释的批判》与《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理论》的报告。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韩立新主持会议。

平子友长认为,《资本论》时期的物像化、物化和异化三个概念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概念关系。以《资本论》时期为参照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经济学笔记”中也认识到异化是与物像化和物化相关联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不以物像化和物化的概念为前提,就不能理解马克思的早期异化概念。
渡边宪正认为,通常的研究都是将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当作假象的状态来进行解读,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一个非历史状态的国家。他试图将自然状态解释为一种历史与事实的状态,因为人作为自然权利的主体,在自然状态中也存在着生产和占有的经济维度,以及婚姻和家庭形成的社会维度。
参加讲座的学者和同学围绕报告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