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在线上课记| 哲学系夏莹老师

开学两周了,我仍然在努力调整和适应着网上教学带给我的从未有过的诸多不适。不知为什么,每一堂网络授课结束之后,感觉比在真实课堂上要更加疲惫。原以为在自己的家里,面对着自己的电脑,谈论着自己喜爱而又熟悉的课程内容,应该拥有更多轻松的感受。但事实是,没有了学生眼神的互动,没有了课后直接的言语交流,对于我而言,竟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个学期,我需要完成三门课程的教学,一门全校本科通选课程,一门专业本科选修课程,一门专业研究生课程。我所教授的都是与哲学学科有关的传统人文类基础课程,三类不同的课程,需要在课程深浅度上有一个较为细微的调整。实际上,这一调整我每一年都会做。包括同一门课程在每一年所讲授的内容,我也都做一些或整体或局部的调整,希望为学生不仅呈现基础知识,同时还包括诸多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但这一调整以往都伴随在课程的进行过程中,通过我在面对面的教学中观察学生对于相关问题的理解和反应而作出。我常常是在课堂上发现在讲述一个哲学家的重要观点时,看到学生们露出的一脸茫然,随后就会在下一节课的准备过程中附加上更多相关的背景资料的讲解。

而这个学期,网课的教学实践将不得不改变我的这一教学“习惯”。面对屏幕,我常常因为不知道学生对这一问题是否真正的理解,甚至不确定他们是否在屏幕的另一方在听课而不经意地停下课程,问一句:“大家都还在吗?大家听得到我吗?请在弹幕中告诉我一下”。随后,一屏的弹幕飘过,学生们都很给力的给出了及时的回应。这虽然也让我很欣慰,但总是因为无法准确把握他们的听课感受而略有焦虑。因为是基础人文学科类课程,需要学生更多的去理解一个观念的推论逻辑与演绎方法,同时还要学会对我所提出的这些哲学家的观点和方法给与批判性的反思与质疑,所以在我的课堂上并不能以插入课堂题目的方式来作为反馈。因此我鼓励学生以投稿和弹幕的方式随时对我谈到的观点提出疑问,并设计了课后的思考题。但随后带来的一个更为直接的问题是,由于不太熟悉这种直播教学方式,我在看到弹幕飘过之后,思路往往会被立刻打断。特别是在同学们真的对我刚刚讲到的要点提出质疑和批评的时候,我却感到自己的眼睛不够用了,几十条弹幕飞过屏幕,我的讲课思路往往出现被打乱和卡壳的状态,这在我之前的教学中从未有过。第一节课后,我在雨课堂上回听时,总感觉自己讲得有些断断续续,并不是很满意。

因此,我和助教做了进一步的沟通,商量通过某种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于是在第二次课程开始之后,我和助教约定,由助教更多的关注弹幕,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我将更多的专心讲课,争取让课程以较为连贯的逻辑展开。我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打开后台弹幕记录,结合助教的收集,一并给予回应,基本解决了直播弹幕的干扰问题。

为了营造更好的上课氛围,我还特别找来了清华大学专用的上课铃声。上课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普遍反映仿佛回到了校园之中。

对于人文基础类课程的教学,需要学生课后做大量阅读及讨论,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课上的相关内容。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许多讨论可以在课上完成。由于今年是网上授课,为了给大家提供更为方便、及时讨论的平台,我的三门课程都建了课程微信群,这在之前的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并非是必须的,但今年却成为必备的课后学习群。由于大家各自封闭在家,需要阅读的相关书籍并不特别容易获取,因此,我和助教不仅为学生列出相关阅读书单,同时还为他们传送书单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章节的电子版,其中专业选修课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助教崔琳菲同学还和我一起为每一份需要阅读的资料做详细的标注,以便同学们能更为准确的把握课程所涉及的基本内容。我也发现,会有较之传统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后学习群的讨论中,毕竟这种相对匿名的方式适合更多羞涩的同学发表自己的言论。

在研究生讨论课上,由于需要更多的研讨,我们选用了腾讯会议的互动平台,每一次课程开始,我还会让大家尝试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去分析当下出现的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彰显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呼应关系。在这个课堂上,有一位研究生就身处武汉疫区,甚至她也有家人正在住院治疗中,但她仍然坚持课程学习。大家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网络平台为她加油打气,也为武汉加油打气。

网络课程的教学实践在某种意义上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我正在逐步适应这种利用线上资源进行非面对面的教学。但人文学科并非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它所教授的主要是人的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富有逻辑的自我推演能力。因此这一学科的教学,严格说来比较适合于维持传统面对面的教学手段,因为它需要师生间直接的沟通与交流,互相的论辩与驳斥,它所传授的观念严格说来,并无对错,因此对学生的考核与考察更需要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因此目前的网络课堂教学,更为适合的是单向度的知识灌输,而非一种富有灵动的即时互动。而少了这种互动,人文学科的学习效果可能大打折扣。

当然作为疫情期间一种暂时性补充性的教学手段,网络教学已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同时也丰富了一种可能的教学手段。毕竟在当下融媒体日益繁荣的时代,线上的教学与传播也已成为知识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一方式将最大限度地拓展知识的传播广度。在信息化时代,大众对于知识的渴求是强烈的,大学课堂走出象牙塔,也是未来课程教学的趋向之一。在我的设想里,未来的教学模式应该是线上线下互补、互动,因此今天我们在疫情期间所积累的教学经验,可能为未来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做了一些相应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