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王敬慧做客新人文讲座 阐释世界文学与跨文化共情能力培养

(学生通讯员 王欣雨)5月30日下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王敬慧做客新人文讲座,在六教以“世界文学与跨文化共情能力培养”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阐释如何通过互文性视角深入阅读复杂结构的经典英语文学作品,以及通过跨文化的视角培养跨文化沟通与共情能力。

演讲人王敬慧

王敬慧从“世界文学”的经典定义出发,认为世界文学是各方在以自己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内容与对方相遇之际互动给予的结果。“文学经典”至少具备两个要素,一是能够带给读者悸动的文字;二是具备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性。她以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与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为学术棱镜,讲解《鲁滨逊漂流记》的经典性,回顾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笛福的贡献,理解世界经典文学的过去和现在。

紧接着,王敬慧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第一位两度获得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的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John Maxwell Coetzee)为例,特别指出其创作《福》有三个他者因素,一是事实与虚构张力激发的“desire”;二是调研主人公生活场景的“puzzle”;三是以身作则,以行动作为共情的方式,如库切在教学中为学生布置作业与文本共情。王敬慧认为,写作是在释放被压抑的他者因素,所以文本是复数的。她还介绍了库切《福》之外的作品《男孩》《青春》《夏日》与“耶稣三部曲”,提出理查德·弗兰纳根的澳大利亚经典小说《深入北方的小路》具有像蛋糕一样完整的叙事结构、对人类有意义的爱与希望的价值传递、以及用日文俳句作引子的文化融合与致敬,等等。

接下来,王敬慧讲解了经典作品中体现和有助于培养读者跨文化共情能力的经典语句,比如《等待野蛮人》《困惑》《杀死一只知更鸟》《人民公敌》等经典中具有共情能力的小说人物。她认为,共情与同情、共识等概念有着本质区别,共情是一种深刻地理解和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它要求我们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他们的情绪和体验,并尝试完善与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王敬慧认为,跨文化沟通能力包含批判性思维、爱的能力和行动力。她强调,世界文学经典能够培养人的批判性思维与质疑精神、对经典的尊重与传承、包容差异之美的能力,是提升共情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互动环节中,王敬慧回答了现场听众对于专业研究中如何探讨共情、澳大利亚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特质区分以及悲剧创作蕴含的崇高感等问题。

本场讲座是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世界文学系列》第六讲,由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刘昊副教授主持并点评。

相关链接:

王敬慧教授,博士生导师,外文系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亚太学会澳大利亚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翻译研究、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澳大利亚研究。其主要学术专著及译著包括《库切评传1,2》《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人性见证》《福》《库切传》《耶稣之死》和《中国楹联艺术》等,在中外期刊上发表英语、汉语及荷兰语学术论文60多篇。

供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