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春季学期助教同辈分享交流会

为进一步提升新上岗助教的综合能力和岗位胜任力,充分发挥助教岗位的人才培养作用和教学支撑作用,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在人文楼315室举办2025年春季学期助教同辈分享交流会。人文学院和日新书院教学副院长夏莹、教学办主任王艳萍以及新上岗助教等30余人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夏莹在致辞中强调,助教对于保证课程质量和效果、维护教学平稳运行起到关键的作用。她希望助教能够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在辅助课堂教学的同时,自身也能获得成长。

接下来,三位获得2024年清华大学优秀助教奖的同学分别分享了自己担任助教的心得和体会。

历史系2022级博士生杨洁钫分享了担任语言中心汉语课助教的经验。她认为,课前充分准备是成功的关键。在时间管理上,她采用阶段工作法,按照课前准备、课堂辅助、课后跟进三个环节,并配合期中期末统筹安排,使工作更具条理性和前瞻性。她强调,作为师生沟通的纽带,助教既要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收集课堂反馈,又要同时了解老师的教学感受,从而促进教学相长。

历史系2021级博士生张恩泽结合自己四年来的助教经历,侧重从“事务技能”角度作分享。他认为,助教工作的两个基本原则是协调各方和公平透明,具体需要两种技能,即专业技能与事务技能,“事务技能搭台,专业技能唱戏”。他认为,事务技能是顺利授课的保障,包括明晰课前准备、熟悉教学流程、做好课后保障等方面,并且介绍了工作经验。

中文系2022级博士生王欣慧从三个方面作分享。首先,应根据课程特色、要求,任课老师的教学风格、理念,学生专业的不同,调整助教的工作内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因材施教。其次,课下多与学生交流,及时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找到兴趣点和研究角度。最后,她建议助教多关注学生学术自信心的培养,增强他们对学术研究的热爱。

2025年是人文学院举办助教同辈分享交流会的第三年。助教同辈分享活动不仅为所有新上岗助教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更通过真实案例与心路历程的分享,展现了助教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维护课堂秩序、保持教与学平衡发展的多元价值。未来,人文学院将继续推进助教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助教综合能力,进一步助力学院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