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下午,清华校友总会人文学院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文故知新”校友论坛在蒙民伟人文楼B203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原副书记、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胡显章,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马银琴,院长刘石,副院长倪玉平、张乐燕,各系所中心主任、副主任和任课教师代表,以及各级校友等50余人出席。会议由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赵金刚主持。

胡显章在讲话中分享了清华大学的发展情况,指出清华大学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包括坚持“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受到了社会和国际的高度评价;坚持“顶天立地树人”理念,在科学研究上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同时,胡显章强调,中国的崛起不应该只是经济的崛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基本的使命是关注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文学院在学校整体教育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面对“文科无用论”,以及文科消减的倾向,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需要高瞻远瞩,致力于培养具有数字智慧、人文关怀和文明发展能力的全人格的具有者,并通过大学科的交叉,在人文与科学的融合上积极打开新的局面。他希望校内外人文人利用好校友会的平台,携手努力,有更大的作为和贡献。

马银琴在致辞中代表学院感谢广大校友踊跃地参与到母校的建设中,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就业指导等方面给予了弥足珍贵的支持和帮助。马银琴表示,学院必将一以贯之重视校友工作,进一步健全校友工作机制,丰富校友活动的形式和品质,全力为校友们搭建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也期盼每一位校友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学院的发展,为学院未来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继续为推动学院的发展助力。

中文系李飞跃教授应邀作数字人文工作报告。他表示随着文献的电子化、数字化,人文研究正从原来的经典人文向数字人文的新形态转变。面对大尺度、细粒度、多模态、高维度的数字文献,数字人文致力于把实验的方法引入人文研究,将严格、系统、可验证、可累积的方法带入人文学科。他重点介绍了清华大学的数字人文探索现状、发展定位与建设目标,并表示数字人文的使命是把更多的传统知识和价值带到 Ai、数字化的空间,让未来的数字化充满更多的人文性。未来人文学者应该都是AI算法工程师,能够制衡算法和价值对齐,让教育面向未来。人文学者用各种发散思维,对技术思辨和批判,寻求更好的可能。只要人还是意义的来源,人文的超越性就一直会在。
校友论坛环节,董山峰、邓亚萍、骆卫华、杨洁、王泽坤等5位校友代表进行了发言。

董山峰作分享

邓亚萍作分享

骆卫华作分享

杨洁作分享

王泽坤作分享
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博览群书》杂志社原社长、光明日报天津记者站原站长、清华校友读书会会长董山峰(86级编双)分享了自己在清华求学期间,受到清华人文哺育熏陶的历历往事。他深情回顾自己到清华人文大师朱自清先生的出生地江苏东海,探寻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的文字悬念以及朱自清与父亲的情感故事,并讲述了清华中文系复建时期张正权等老师为清华人文学科发展呕心沥血的故事。他表示,清华人文前辈的人文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学子,并通过广大学子的言行与著述影响国家,影响时代,影响青年,推动了国家发展和文明进步,是清华人文日新的宝贵实践和生动见证。
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起人邓亚萍(96级外本)分享了自己在国际奥委会以及清华工作和求学的经历,表达了自己经历曲折的学习经历最终顺利通过语言关,并克服种种困难成功胜任国际奥委会的工作。她殷切期望学弟学妹们,毕业时充分发挥所长,同时积极结交更多的世界上的伙伴,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中国。最后,邓亚萍勉励大家在工作之余,一定要本着“无体育不清华”的精神,多注重健康,多运动,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阿里巴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 AI算法负责人骆卫华(95级文本、99级文硕)分享了语言学知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他表示,尽管现在整体看到的趋势是由人工构造语言学知识在整个模型算法中的影响会相对越来越小,但是大语言模型本身需要基于这些知识才能进行有效的推理,才能形成新的知识。未来的挑战可能在于人们如何构造更加好的反馈机制,在这些问题上人类知识有可能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骆卫华感谢人文学院各位老师的教育和培养,祝学院人文日新、蒸蒸日上。
北京全来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洁(2021中国哲学学习班首期班)以“在变化中寻找永恒的力量”为题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在中国哲学学习班的学习,帮助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并且用哲学的智慧点亮了创业之路、人生之路,给了自己思考的平台和生命的智慧。杨洁表示自己的奋斗也正是在书写着这个时代基于电的哲学,用科技让每度电都有了温度,同时也是中国智慧在这个时代的崭新的体现。
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王泽坤(19级科学史硕)以“两个转变”为主线,分享了毕业后在大兴区委办公室和北臧村的驻村工作经历,表示作为清华人,工作两年多一直在思考如何传承发扬好清华精神,并在各位师友和领导同事的支持下,通过不断学习,坚持脚踏实地、攻坚创新,最终克服工作中遇到的诸多挑战。王泽坤深情地感谢清华师友,一直作为自己最坚实的后盾,支持、陪伴着自己的成长,让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心怀坦荡、勇敢去闯,广阔天地、自由翱翔。

刘石在总结中感谢各位校友对人文学院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热情欢迎校友们在如此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日子里返校相聚,他深情地感慨作为教师,最特别的成就感,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油然而生作为老师的光荣和自豪。刘石介绍了人文学院一年来在教学科研、学生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表示学院将继续努力,希望各位校友能继续关注和支持学院的发展。

齐唱校歌

赵金刚主持会议
会议在优美深沉的校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