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王奇生做客新人文讲座 阐释1920年代的小革命与大革命

11月27日下午在六教,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王奇生教授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以“小革命与大革命:1920年代国共两党的合作与竞争”为题,为到场及线上的百余名师生们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这段历史及其启示。

王奇生以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为契机,回顾了党的风雨历程和光辉历史。他指出,近代中国以“革命”频发而著称,1925-1927年以反帝、反军阀为目标的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政权,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革命史上,192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以五四运动为界标,将此前的革命称作“旧民主主义革命”,此后的革命称作“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划分革命“新”“旧”的标准,主要是以革命的领导者、革命的参与群体以及革命的对象和目标之不同而设定。

王奇生指出,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共在建党早期的1925-1927年革命是失败的;但是他认为1920年代在革命史上的转折意义还可以放在更为宽广的历史视野下加以观察,从而给予这段历史更积极的评价。首先,当时处于建党早期,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作为其一个支部,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纪律性。其次,建党早期选择由陈独秀这样一位具有崇高威望的人担任党的领袖,避免了像当时的国民党一样产生诸多“派系”,为中国共产党之后的建设和革命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奇生强调,相对于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治革命是“小革命”;中国共产党力图实现在政治革命之上的社会革命,即“大革命”。这样的大革命是阶级革命,而革命的成功离不开“枪杆子”。1927年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各种因素下使得中国共产党没有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武装。

王奇生指出,这样的“小革命”与“大革命”也出现在国际历史中。例如放眼国际,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差别在于:美国革命就只限制在政治层面,属于政治革命;而法国革命不仅是政治革命而且是社会革命,所以法国革命可以叫“大革命”。

互动环节,王奇生回答了同学们关于辛亥革命、民国时期的国会制度等问题。

本场讲座系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中国史系列专场第四讲,由我院历史系助理教授李欣然主持并点评。

相关链接:

王奇生,湖南湘乡人。本科、硕士均就读于武汉大学,博士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曾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任职;曾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任讲师、副教授,兼副所长。1999年底博士后出站后留近代史所工作,晋升为研究员。2008年调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

代表性学术著作:《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留学与救国:抗战时期海外学人群像》《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中国近代通史第七卷)《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等。